【乡村故事汇】巴蜀人 临泽情
从打工仔到个体户到集团董事,从做酒店厨师、经营餐饮、发展商贸到构建“育产加销”蔬菜全产业链,祖籍四川的胡伟自年少时就来到临泽,在30多年的用心经营和勇敢探索中,创造了临泽县新合作百惠集团这一商业版图。
少年时,原本生活在四川内江的胡伟因家庭贫寒,不得不辍学跟随亲戚到兰州学厨。年幼肯吃苦的他很快掌握了一定厨艺,遂来到临泽做起了厨师,这一干就是6年。
1997年企业破产,面临下岗,年仅24岁的胡伟抱着“年轻人要敢想敢拼”的闯劲,筹资收购了当时的金沙酒楼开始独立经营。也是从这时起,背井离乡的胡伟下定决心,要在大西北闯出一番新天地。
然而由于经营餐饮外债多、资金难回收,成了横亘在胡伟奋斗路上的难题,2007年,胡伟退出了餐饮行业。此后的他经营过烟花爆竹,配送过日用百货,并创办成立了临泽县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公司,开过商超,经营过宾馆。但随着相关行业的萎缩或发展升级迭代,胡伟的商贸发展之路越走越迷茫。
就在进退两难之际,2008年,各地政府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引导力度,临泽县委、县政府也出台了县委1号文件和关于加快发展荒漠区现代农业的意见,在商业战线奋战多年的胡伟敏锐地感觉到,国家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高度重视,毅然决定转行跨入农门。
说干就干。2010年,沙河镇开始新建兰化循环农业产业园,胡伟夫妻俩靠多年经商积蓄,在园区新建5000吨左右冷库1座,大棚10座,流转化音村土地700亩,并注册成立了临泽县供销百惠果蔬专业合作社,从育苗开始,摸索种植高原夏菜。
万事开头难,转行之路并不一帆风顺。种菜第一年,因为缺乏经验,所种的品种与市场对接不够,700多亩蔬菜到了收获期无人问津,当年亏损30多万元。
敢拼敢闯的胡伟没有被困难吓倒,他给自己定下首个目标——“要会种”。为尽快成为种菜行家里手,胡伟坚持向专家学习技术,积极外出了解行业动态,并对接上了福建百汇绿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通过技术员上门教、带收购,胡伟的蔬菜种植之路逐步走上正轨。到2014年,蔬菜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500亩,最高年收益1000多万元。
俗话说“种得好不如卖得好”。在发展蔬菜产业过程中,胡伟遇到最大的难题是遇到行情好才能有个好收益,行情不好还有倒赔情况。为更好规避市场风险,胡伟为自己定下第二个目标——“要会卖”。他首先想到用恒温保鲜库做好季节性调控,市场好时大量出售,市场不好时存储待卖。
借助农村土地流转东风,2015年,胡伟成功办理全县首张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,获得银行贷款200万元。靠融资贷款,胡伟第一时间把冷库扩建到32间8万吨的库容量。随后,继续加大投入,新建连体拱棚、改造废弃日光温室。并积极引进外地客商,依托合作社提供育苗、冷链、分拣、打包等环节服务,吸引众多外地客商落户临泽抱团发展。据统计,临泽县高原夏菜(含复种)9万亩面积中,每年胡伟和他的客户种植份额占到67%以上。
随着规模、产量、品质的不断提升,胡伟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,也为长远突破发展带来了机遇。2020年,临泽县新合作百惠集团立足现有固定资产,通过财政担保,成功申请到亚投行贷款7800万元,这也是全省9个亚投行贷款中唯一获批的民营企业。
“没有财政担保,我们是申请不上贷款的,政府给了我最大支持。”在好政策和好项目的双重支持下,胸有抱负的胡伟干劲十足,他也为自己立下了下阶段奋斗目标——“要春色满园”。
从2020年至今,临泽县新合作百惠集团已发展到拥有6家子公司、45名员工的现代化企业。胡伟依托亚投行项目贷款,还自筹资金3300万元,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44座,智能化连体钢架拱棚20座、小拱棚104座,引进自动化育苗配套设施1套,全年育苗能力达1亿株,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高原夏菜1.5万亩。同时,引进冻干、速冻、烘干蔬菜生产线3条,年产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1条,无害化处理生产线1条,着力构建集约育苗、基地建设、分拣包装、冷链物流、订单销售、尾菜处理、脱水加工为一体的全链条蔬菜产业发展模式,为带动周边合作社和农户共同致富、持续推进全县蔬菜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“临泽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,更有淳朴民风和良好的营商环境,这里不仅仅是我奋斗打拼的起点,也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。从个体商户到企业再到集团公司发展,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乡亲们的厚爱,才让我每个阶段的人生目标都得以实现。临泽早已成为我深深眷恋、割舍不下的地方。未来,我将深耕这片沃土,带动更多群众发展。”采访结束时,胡伟如是说。(张朝军、程莉)
标题书写:陈 涛
编 辑:丁文娟
责 编:魏红光
审 核:张朝军